知病亦知音元朝灭亡后皇室公主的自然归宿

董寿平、黄胄、黎雄才和范曾在甲子年(1984年)共同创作了《知音图》,这幅作品记录了魏良辅与周似虞、赵瞻云等人的故事。魏良辅是一位医生,也是昆曲的爱好者,他在改革昆山腔时,经常与周似虞和赵瞻云等人交流。在那片古老而美丽的苏南土地上,他们以医为本,以曲为乐,相互切磋,志趣相投。

周似虞不仅擅长医术,更是流传于吴中的名医。他向魏良辅学习曲艺,“曲尽其妙”,以至于每当中秋夜坐在生公石上,歌伎负墙,人声箫管喧嗟之际,只要他一开腔,那林木飘沓广场寂寂无一人。他的声音如承平王孙,无论年岁如何增长,都能带来清新的空气,让人们忘却尘世的烦恼。

赵瞻云也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人物。他虽性孤独,但好吟诵,与张野塘并称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年间,他被招为首辅王锡爵的门客,在太仓家班演出,被誉为“酒酣耳热曼为长讴四座辟易”。他的声音,如同《广陵散》般难以复制,每一次演唱都能让听众心醉神迷。

魏良辅虽然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却也有着对音乐深厚的情感。如果他没有将拍曲作为业余爱好,或许生活会更加艰辛。但正是因为他们既擅长医学又善于音乐,有着共同的学养和艺术见解,所以才能频繁聚集,一起欣赏和创造美好的东西。

从明代到清代,从吴履震到徐大椿,从秦景明到叶堂,这些名医兼昆曲家的身影交织在一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段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绵绵不绝的心灵连接,就像那永远不会消失的声音一样悠扬地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