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明朝枭雄其军事成就如同翻山越岭般壮阔远超24朝代顺序表口诀的千丝万缕

刘荣,明朝初年的英杰,以其在靖难之役中的贡献和后来的辽东海防建设成就,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绩。然而,他的人物形象却常被历史学者忽略。

作为江苏宿迁人,刘荣出生于一个军事家庭,其父亲刘江曾是将领,因此年轻的刘荣开始冒名顶替,在徐达麾下担任总旗,并在灰山、黑松林等战役中立足。随后,他又成为燕王府的官员,因其智谋得到了朱棣的赏识。

1399年,刘荣参与靖难之役,与朱棣南征北战,展现了他的勇猛与战斗力,不断升迁至都指挥使。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他也有退缩的一面,当时朱棣甚至想要处死他,但最终因诸将求情而免罪。在朱棣称帝后的最初几年,尽管有所建树,但并未获得爵位,只被封为都督佥事。

1410年,作为游击将军,刘荣跟随朱棣北征漠北,在清水源、斡难河及靖虏镇多次大败敌军,并负责殿后的任务,这些表现赢得了朱棣的信任,被任命为左都督兼辽东总兵官。在此之前,由于日本向明朝进贡且倭寇依然频繁侵扰沿海地区尤其是辽东,此次派遣可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当他到达辽东后,却因为疏忽大意导致第二年的倭寇偷袭事件,最终不得不承受皇帝的责问,“命斩江”,但最终还是幸存下来。此外,还有一次投身北征时期,他冲锋陷阵取得显著成绩,也因此得到重用和奖励。

真正的大破倭寇则发生在永乐十七年,当时望海埚发现火光引发的一系列紧急行动中。通过巧妙布局和策略性部署,大败倭寇,一千多名敌人丧命,而无一逃脱。这场胜利令他声名鹊起,被加封为广宁伯,是对他的极高评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