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朱元璋不选朱棣明绍宗-朱聿键历史的选择让人百思不得解

朱聿键,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四月初五日申时出生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南阳府的唐王王庄,是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八世孙。他的祖父唐端王朱硕熿对长子(即朱聿键之父朱器墭)的态度冷淡,因为他嘴上长着一个大瘤子,而且偏爱小妾生的儿子。幸运的是,曾祖母魏氏的支持和帮助,让在8岁时开始接受教育,并在12岁能读懂文章后,她去世了。随后,他和父亲一起被囚禁,但通过暗中得到食物的帮助,他们才未遭饿死。在监狱里,朱聿键借助佛灯夜以继日地学习,不仅掌握了一身经世致用的本领,还能够应对各种挑战。

1629年2月,父亲被叔叔毒杀后,他被立为世孙,直到28岁才恢复自由生活。他在1632年袭封唐王,并尝试向朝廷请求援兵3000人参与抗击农民起义,但因担心藩王叛乱,被拒绝。他自行招募数千人,与农民军作战,最终失败,被降罪废为庶人并囚禁于凤阳。

1645年5月弘光帝被俘后,他受郑鸿逵、郑芝龙等人的拥立,在福州称帝,以隆武为号。他励精图治,有贤妃曾氏陪伴,一心恢复明朝江山。他任用抗战派人物,如金声、杨廷麟、何腾蛟,以及收纳李自成余部。但由于依赖不稳定的盟友如郑芝龙,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北伐,最终无果而终。此时鲁王政权又派兵攻打他,使得他四面受敌。

1646年清军进犯福建,他命黄道周外出募兵,却遭清军捕杀。这时清军逼近延平,他亲自前往准备抵抗,但遭到阻挠。不久郑芝龙投降,而他的儿子与其决裂,导致门户大开。当清军进入汀州城外追击时,虽然有忠臣周之藩舍身掩护,但最终他们逃入城内。在城门前,一名士兵冒充隆武帝高呼并冲向清兵,这实际是周之藩想要掩护皇帝脱险。尽管如此,当局仍然怀疑这名士兵不是真正的隆武帝,只是在搜查过程中发现皇后的遗体跳崖身亡。最后,由于严密监守和绝食,无奈下落的是隆武帝自己,也就是说,或许是因为绝食而死,或许是由乱箭射杀死亡——历史上的记载存在争议。

作为南明政权的一位较有作为的君主,其个人努力虽然无法改变整个局势,但留下的影响与意义深远,为抵抗斗争树立了榜样。不过,该政权最终还是失败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