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朝对外战争的背景下,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八世孙的后裔——朱聿键,出生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南阳府。他的祖父唐端王朱硕熿不喜欢长子,并有立爱子的意图,因为朱器墭嘴上长着一个大瘤子,又偏爱小妾生的儿子。幸运的是,曾祖母魏氏支持他们,在他8岁时为他请老师教书,当他12岁能读懂文章时,她去世了。随后,他和父亲被囚禁,但暗中有人帮助,他们才没有饿死。在狱中,朱聿键通过佛灯日夜苦读,最终掌握了一身经世致用的本领。
1629年,朱器墭被毒杀后,他被任命为世孙。当时已经28岁,他才能恢复自由。在1632年,他袭封唐王。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向朝廷请求借兵3000参与镇压,但遭拒绝。他自行招募士兵,却遭到失败,被降职并监禁。
1645年,清军占领福建后,他受郑鸿逵、郑芝龙、黄道周等人的拥立称帝,以隆武之号。但他的北伐计划多次受挫,由于依赖于郑家军力而未能取得实质成果。此外,还面临鲁王的攻击和内部叛乱,最终在清军攻陷延平城时逃走,被捕并最终在狱中死亡,有说法是被清军乱箭射死,有说法是跳崖自尽。
历史上将其尊称为隆武帝或唐王,是一位努力抵抗清朝统治的政治人物,其影响深远,为南明政权中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