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太素免费看明朝那些事儿

茹太素,泽州人。洪武三年,乡举,上书称旨,授监察御史。六年擢四川按察使,以平允称。七年五月召为刑部侍郎,上言:“自中书省内外百司,听御史、按察使检举。而御史台未有定考,宜令守院御史一体察核。磨勘司官吏数少,难以检核天下钱粮,请增置若干员,各分为科。在外省卫,凡会议军民事,每缺乏协调致延误。请用按察司一员纠正。”帝皆从之。

明年,因坐累降刑部主事。陈时务累万言,其忠言深得太祖青睐。此后,他又被召见面对诘问,但他不畏惧直言真相,被杖责于朝堂。但第二日,又在宫中被迫重复其言论,并得出四条可行的建议。他慷慨地说:“作为君主与臣子都不是容易的事。我求的是直言切实,不愿意听到繁文缛节。”因此,他命令中书定下奏对的格式,让陈述得失的人简洁明了。

随后,将他的奏疏选出的可行部分下发给各部门,而太祖自己亲笔题写序言并颁布于朝廷和全国。这十年的努力,使他声名远播,在同僚曾秉正等人的陪同下,再次出任参政。不久,他奉命回到浙江老家养病,但很快就再次召回担任刑部试郎中。一月之后,他便升迁为都察院佥都御史,然后又降职到翰林院检讨。

十八年九月,他再次获得提升,为户部尚书。在这漫长的一生里,无论是面对权贵还是皇帝的怒火,都保持着自己的抗争精神和直觉。当一次宴会上帝赐酒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只图报效国家,不畏惧圣心焦虑。”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帝的心,但最终仍然因为排挤詹徽而遭到牵连,最终因罪死去。他的一生,是一个关于坚持正义与勇于直说的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