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朱樉的故事,1356年至1395年的岁月里,他成为了明太祖的第二子。洪武三年,即1370年,他便被封为王。在洪武十一年,朱樉被派往西安就职,并在同一年的五月接受了明太祖赐予的一份玺书。玺书中写道:“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以来,不胜其敝。今吾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民未休息。尔之国,如宫室已完,其不急之务悉已之。”这意味着朱樉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在明武帝十五年八月,高皇后去世时,他和其他诸王一起奔丧京师,并在十月回到自己的国家。
随后,在洪武十七年,大祥期间,朱樉再次来朝,但很快又被召回京师,让皇太子巡视关陕。当时的局势有些混乱,但是皇太子很快就能解决问题并让朱樽平静地返回籓地。在洪武二十二年,当时大宗正院改名为宗人府,而朱樽则成为宗人令。他还在二十四年的某个时候因为一些过失而被召回京师,并且命他由皇太子负责监管关陕地区的事务。但是,由于他的表现良好,最终还是让他回到籓地生活。
到了洪武二十八年,即1395年的正月,明太祖命令帅平羌将军宁正率军征讨洮州地区的叛逆番族。这场战争最终以番族投降告一段落,被授予许多奖励。不久之后,即三月初旬,朱樽因病去世,被追谥册为“愍”,理由是他对父亲及儿子的感情,以及对天下的公众所做出的追悼。此外,他留下的儿子尚炳继承了他的位置,为隐王嗣位。
标签: 明朝在中国历史的地位 、 为什么历史很少提明朝 、 如果南宋撑到元朝灭亡 、 有关 的资料 、 几个朝代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