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这部小说被许多读者奉为“史书”,而提到《明史》,他们就会高声反驳:“那是清朝篡改的,明朝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不足?”然而,当人们意识到作者并非真正的学者时,他们就搬出一位权威人物:毛佩琦。毛佩琦在《百家讲坛》上阐述明史时,他的话语如同圣经,但他的言论中也存在着错误。
例如,在讨论朱元璋治国手法时,毛佩琦提到官员考核由吏部和督察院负责,这显然是一个历史上的误解。此外,在书籍《细解明朝十七帝》中,毛佩琦指出帖木儿国在洪武年间向明廷纳贡,这不仅违背了时间顺序,也忽视了洪武年号代表的大明王朝已经建立的事实。
与此相对的是,历来受人诟病的隋炀帝杨广,其疏通运河、连接长江流域经济区的成就,却常被忽略。至于毛佩琦教授关于民变和战争的问题,我们应该保持批判性思维,而不是盲目接受。
再看待历史上的中国版图扩张,从秦汉到清末,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发展阶段。秦始皇统一三晋后,将疆域扩大至300万平方公里;汉武帝开拓河西走廊增加20万平方公里,再加上云南、贵州等地30余万平方公里,使得中国本土面积达到350万平方公里。而到了清末,内蒙古、东北等地被纳入版图,使得中国疆域达到1300.6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要辽阔。不过,这些数字只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和使用这些资源。
标签: 明朝明成祖下一位 、 明朝哪些事儿 、 大明一共多少 、 元朝时期重大历史事件 、 明朝那些事是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