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都市的边缘,辽宁省博物馆藏画展以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为代表,展示了苏州城乡的繁华盛况。然而,在这繁忙之中,我们不应忘记袁宏道,这位文学家,他的“独抒性灵”的“性灵说”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仅擅长山水游记,更是尺牍的大师。袁宏道是一位自由自在的人,与他人相比,他对官职持有不同的态度。他曾热衷于做官,但很快就感到厌倦,再次辞去职位,投身于山水间写下了一系列美丽的游记。
随着时间推移,他接到了家兄袁宗道让他进京服侍朝廷的信,这迫使他暂时放下游历之志,回到政治舞台上担任京官。尽管如此,他还是无法完全适应这种生活,最终选择回归湖北公安隐居,不幸病逝于故土。
作为一名文人的袁宏道,对待政务总是带有一丝苦笑。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弟已令吴中矣。吴中得若令也,五湖有长,洞庭有君。”他的内心渴望着那片风光,而不是行政上的挑战。但另一方面,“吏道缚人”,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沮丧。
他的尺牍展现了他对于官场生活无奈和厌恶的情感。他写给同行杨安福的一封信里提到:“燕中宴集,大约见高雅……但尚未得尽倾肠胃,有如欲吐未吐之物。”这里透露出一种难以释怀的心情。而在给沈博士的一封信里,又用“人情茫如风影,过客积如蚊虫”来形容当时的情况,这种感觉实在令人绝望。
面对这样的环境与命运安排,袁宏道选择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追求。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用优雅而潇洒的话语拒绝低头认输:“乌纱掷于优人,将青衣改作裙裤,只要我能保持这一份清醒,就什么事情都不怕。”
最终,在另一封给聂化南的尺牍中,我们看到了 袁宏道实现自己梦想、再次“弃官”的决心。这是一个关于解脱与自由的声音:“败却铁网打破铜枷,一步步走出刀山剑树跳入清凉佛地。”他希望能够穿戴青笠手拿牛尾,无拘无束地成为一个外界世界中的观察者。这正是那些非凡才子所特有的——他们用笔墨捕捉世间万象,同时又不被世俗所困扰。
标签: 《明朝那些事儿》书评 、 中国历史朝代年号顺序表 、 中国历史朝代概述 、 宋朝名将排名 、 明朝历史很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