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元朝的都市和文化明代老北京话的遗存有多少

偶然翻阅《宛署杂记》,发现第十七卷中记载的“字民风二”章节,详细记录了明代万历年间老北京方言的多种表达。原来以为这些词汇是满清北方带入北京的产物,却意外地发现它们是燕赵地区自有的特色语言,这其中充满了文化和历史的趣味性。

父亲提起过去说法,询问我们是否还记得“大”和“别”的两个用法。父母对孩子们的称呼,如“哥哥”和“姐姐”,虽然在现代语境中仍可见,但作为亲子之间互相称呼时所体现的情感与关怀,其本质已不复存在。

对于古人的称呼方式,我们感到好奇:“挂搭僧”是什么意思?而当时人们对不诚实行为之描述,“溜达”,如今又如何?还有,那些不理睬他人或表现出无视态度的表述,如“臊不答的”,以及那些对待事务轻松、缺乏紧迫感的心态被形容为“疲不痴”。这些旧日用语,在现代生活中依旧有其独特韵味。

再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法,比如物品若新鲜美味,就会被形容为“曹”,而将水倒到杯子里,当水几乎要溢出时,说成:“别再倒了,都溜沿了。”在我这个北方人的眼中,还有一种类似的表达方式——把事情做得差不多但又未完全完成,用的是“我这儿就叫‘浮溜浮溜’”。

此外,还有几个地方性的用法让人困惑,比如头部没有尾巴的事物被形容为“齐骨都”,而那看似零散无序的事情,则成为我们今天的话语——零三八五。在处理水桶等器具时,如果它已经装满,即使再加一点点,也会说它已经到了极致,不需要更多。这一方面我们的方言同样具有这样的表达:稍(指水桶),即装满;而夜磨子的名称却让我感到陌生,我想知道这是否也是北京地区的一种特殊用法?

总结来说,每一种语言,无论大小,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让我们从这些简单的话语中窥见过往时代人们生活的小小片段,对于理解一个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