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语音的守望者明代老北京话的遗迹探寻

偶然翻阅《宛署杂记》,发现第十七卷中记载的“字民风二”章节,详细记录了明代万历年间老北京方言的多种表达。原来以为这些词汇是满清北方带入北京的遗留,但事实上它们是燕赵地区自有的独特语音,这一发现颇为令人兴奋。

父亲提醒着我,不仅有“大”和“别”的说法,还有其他两种古老的用法:一个指的是广阔无垠,而另一个则意味着不同的、不相同。在家庭里,父母称呼儿子为“哥哥”,女儿为“姐姐”,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些称呼似乎已经逐渐淡出人们日常生活。

在当时,代替人说话被形容为“挂搭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习惯呢?而对于那些不诚实的人来说,被称作“溜达”,这种说法是否依旧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

对待他人的态度也颇具特色,比如对不理人被叫做“臊不答的”,即使是我身处北方,也偶尔会使用这样的词汇。而对于那些没有紧迫感或是不在意事情的人,则被描述为“疲不痴”。

物品如果并非新鲜,就会被形容为“曹”。比如,当杯子到位极致时,我们会说:“别再倒了,都溜沿了。”在我的家乡,也有一句类似的俗语,“浮溜浮溜的”。

还有其他一些奇特的表达,如头尾都不齐整就叫做“齐骨都”,而若是东西散乱无序,则会被形容为“我也不知道哈”。至于水桶,那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你可以直接把它作为座椅吧。”

最后,有关于老鼠的一句话,它们被比喻成夜晚的小磨坊。但我从未听过这个词汇,在北京究竟如何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