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保卫战,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是中国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抵抗蒙古瓦剌首领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大军,并将其击退的战争。背景及起因是瓦剌自脱欢死后,以也先为主,逐渐强盛,对明朝边境多次侵扰。正统十四年,也先大举进犯,时太监王振怂恿皇帝亲征,但王振不敢冒进,被围困土木堡,全军覆没。
这场危机之中,一些大臣主张迁都南京,而于谦则坚持固守北京。他以宋朝南迁故事为例反对迁都,并被选为兵部尚书,积极备战。十月初九日,也先率军到达北京城下,当天高礼、毛福寿在彰义门北与瓦剌军交战,初战告捷。此后也先试图诱于谦等人前往迎驾,但被识破并未得逞。
十一日,也先命令军队进攻德胜门。于谦派石亭带兵埋伏民房中佯装败退,然后发动伏击,将瓦剌军大败。在西直门、德胜门和彰义门的连续战斗中,都有明军取得胜利,有“铁元帅”之称的也先胞弟孛罗和平章卯那孩都中炮阵亡。此外居庸关方面,由罗通汲水灌城,最终瓦剌军全面退出塞外。
京师保卫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篇章,它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仍然存在着强大的抵抗力量,以及士族官员之间对于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视。这场战争使得大明王朝度过了一次严重的危机,同时也是江山社稷存亡的一次考验,为史家研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