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登基后,建文旧臣遭受极度迫害。景清与方孝孺曾约定共赴国难,不愿向燕王称臣。方孝孺等人慷慨殉节后,景清因与朱棣有旧,被授予原宫职位,但他心中仍存反抗之志。一日早朝时,景清携带利刃、身着绯衣上殿,以刺杀朱棣为目的。之前有人借异星赤色犯帝座之名警告朱棣提高警惕。朱棣本已对景清怀疑,上朝时见他穿着异常的绯衣,更是命侍从搜身得利刃一把。当被问责时,景清坦然回答:“欲为故主报仇耳!”边说边骂,一口血自口中喷出,将龙袍染上斑斑点点的血迹。
激怒了朱棣,他命令将景清械系于长安门,用铁刷子逐块剥去其肉骨不留。肉被刷光骨被打碎,朱棣仍未解恨,便灭绝了他的家族,“籍其乡”,即使街坊邻居也受到广泛株连,这种无差别的打击甚至超出了“诛十族”的范围,只要与当事人有任何关联,都可能遭遇同样的结局。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当刘固因母老乞归而致书给景清,其引荐关系导致刘固及其家人的悲惨下场。他和儿子刘超、弟弟刘国、母亲袁氏在聚宝门外同时遭刑。在临刑前夕,儿子刘超挣断绳索并用屠刀杀死了多名官员,最终自己也被斩首处死。而对于那些妻女们,他们竟被送入教坊或军营,让人摧残至死,有些甚至尸体都被喂狗吃掉。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中提到过明成祖如何对待建文旧臣:景清剥皮,而铁铉则油炸;两个女儿则发往教坊,让她们做妓女。这一切都是为了彻底消除建文旧臣的威胁,并让他们家人的生命变得毫无价值。
进入教坊,就是送进妓院,这里面的生活可想而知,《教坊录》记录了一次这样的事件:永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本司右韶舞邓诚等奏请,对齐泰姐及两个外甥媳妇,以及黄子澄四个妇人,每天夜里二十条汉子守着年幼者怀抱生育小孩,还有一三岁的小女孩奉钦依由她,小姑娘长大便是摇钱树。此外还有史家中的铁铉家小妮子的故事,她们都只能依附于皇帝和高官家庭成员。
这些惩罚手段令人震惊,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这种羞辱在古代女子来说,比死亡更难以承受,而这个皇帝不让她们死亡,却让她们承受比死亡更大的痛苦。这表明了这位皇帝的心理状态,在现代看来几乎接近狂乱,从此以后历史足以证明这一点。
标签: 《明朝那些事儿》摘抄 、 明朝历史作文 、 南明是朱棣一脉吗 、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 、 中国历史朝代一览表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