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乾隆之于雍正自然无言

李时珍的家世业医,自祖父“铃医”而始。父亲名闻于世,号月池,是当地一位知名医生。在那个时代,民间医生的地位相对低下,他们常受官绅的欺凌和歧视。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期望他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从而改变家族的命运。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但他的性格却是刚直纯真。他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十四岁中秀才后,他又连续九年尝试三次考取举人,但都未成功。这次失败之后,他放弃了科举道路上的追求,而转向学习医学,这也是他内心深处坚定的选择:“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父亲最终接受了这个决定,并开始精心教导他。在短时间内,李时珍就成为了一个有声誉的大夫。大约在三十八岁那年,他被楚王召去担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不久后,又被推荐到京城担任太医院判职。这是一家专门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因庸醫混乱而变得乌烟瘴气。但仅仅一年后的辞职回乡,却显得如此自然无力。

在这段时间里,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代医学文献,并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本草学领域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这些问题需要重新审视。此外,还有许多药物,被误解或滥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于是,在31岁的时候,他开始着手编纂《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他不仅阅读了众多参考书籍,而且利用行医机会向豪门大户借阅,更是在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期间进一步扩展了他的知识海洋。在自述中,他说自己“长耽嗜典籍,如啖蔗饴”。顾景星评价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

尽管如此,《本草纲目》的编写过程充满挑战。其中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药名混杂的问题,有些药材形状生长的情况无法准确描述。而且,由于前人的解释往往基于纸上猜度,因此导致矛盾重重,使人们难以辨别真伪。

面对这些问题,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穿戴草鞋背起药筐,与徒弟庞宪及儿子建元一起远涉千山万水,不断采访各地名医宿儒、搜集民间验方,并亲眼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遍访湖广、江西、江苏等地,每一次探索都是为了寻找答案,为《本草纲目》提供可靠资料。

每到一个地方,无论是种植者还是捕鱼者,都会热情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材。当遇到芸苔这样的植物,一般来讲,它们用于治疗疾病,但是具体是什么样子的?《神农本草经》并没有明确说明,每个注释也搞不清楚。不过,当一个种菜老人指点方向后,再加上实物观察之下,便知道芸苔其实就是油菜——一种可以榨油的植物,这样清晰的事实便被收入到了他的《本草纲目》中。

同样的道理,对于蕲蛇这种具有剧毒牙尖的小动物,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当初,只从蛇贩子的描述来看,那不是真正蕲蛇。但经过捕蛇人的引领,最终找到龙峰山上的狻猊洞,那里的石南藤吸引着蕲蛇,因为它吃的是石南藤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这场冒险使得李时珍终于亲眼见识到了蕲蛇,同时也理解到了捕捉与制备过程,从而能够准确无误地描述白花蛇,以及其它类似情况下的正确处理方法。

通过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的经验,让他能够对于其他疑难杂症提供更加详尽且准确的情报,比如关于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它能否像陶弘景所言那样水陆两栖?通过樵夫和猎人的帮助,将其捉住,从胃里剖出蚂蚁证明陶弘景的一面,同时也纠正了一些错误之处,使得整个系统更加完善精细化。

最终,在万历戊寅年的完成之后,《本草纲目》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著作之一,其中包括1,892种药材、新增加3,674种,以及载有一万多个治愈方法及附图。一切都源于他的坚持不懈以及不断探索与研究之精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