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1466—1560),明代杰出的哲学家,以字元明、号甘泉闻名于世,出生于广东增城。弘治年间,他以高超的学问荣登进士榜,历任编修、南京国子监祭酒以及礼部侍郎职位,并最终升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高位。
在他的早年学习时期,他曾师从陈咸章,在后来与王守仁进行深入讨论和互相切磋的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学术体系。他强调“心也者”,即心是包容天地万物之外,同时又贯穿天地万物之中的存在,没有内外之分,这一点与王守仁提倡的心性图说有着显著区别。在《答杨少默》一文中,湛若水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这表明他对王守仁“致良知”的主张持批判态度,而认为“天理”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来体会和理解,并主张将此融入到实践中去。同时,他还反对那种先知识后行的做法,而是坚持“知行并进”的原则。
湛若水留下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其中包括《湛甘泉集》,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学识,也反映了他对中国古典哲学的一贯探索和创新精神。
标签: 明朝那些事第一部 、 明朝的耻辱土木堡 、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 、 古代最长寿的 、 史学家对朱祁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