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399年,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起了叛乱,并公开向建文帝宣战。这一举动标志着大明王朝进入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南北战争”。当时,在南方的建文帝面对的是一个极其不利的情况:他的手下已经没有太多可用的高级将领,而北方许多有力的军事指挥官都倒向了朱棣。尽管如此,建文帝仍然依靠年迈65岁、但经验丰富的大将耿炳文,他被任命为北伐的主帅,率领30万(实际上只有13万)大军前进,以讨伐朱棣。
耿炳文是明朝开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虽然没有徐达、常遇春或蓝玉等人那样的传奇,但他同样拥有无数次战斗中的英勇和胜利。他与朱元璋共度过了艰苦的征途,从安徽凤阳出发,一路跟随朱元璋征战至最终建立大明帝国。在长兴之战中,耿炳文以七千守军坚守城池,对抗十万敌军,后来在常遇春的协助下成功击败敌人,这一壮举使他获得了深厚的地位和尊重。
然而,当耿炳文带兵北上到达真定时,他遭受了一系列挫折。最初,他派出的前锋部队在雄县被全歼,再加上鄚州失守,使得整个局势开始动摇。当时,还有另一位重要将领张宝被俘并且被迫放回,并传递虚假消息,说要攻击真定,以此迷惑耿炳文。此时,耿炳文慌忙调动部队,但结果却是意外地走到了自己兵力薄弱的地方,被敌人的奇袭所打败,其部队陷入混乱,最终导致重大损失。
尽管如此,当他的部队收缩至真定城内后,他们变得几乎不可摧毁。朱棣三次攻打都未能奏效,而这段时间也让人们认识到耿炳文作为一名老将,其防御能力确实很强。但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大明朝内部出现了错误判断,将 耿炳 文撤换,由李景隆接替,此举极为不智,因为李景隆领导下的军队又一次遭遇惨败,在白沟河附近几乎全军覆灭。而当李景隆主动投降给朱棣的时候,大明朝已无其他能够抵御叛军侵袭的人才。
标签: 为什么教科书不愿意提明朝 、 明朝历史人物故事 、 历史对于隋炀帝的评价 、 南宋的重要历史事件 、 明朝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