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至清的帝制时代,值得称道的好皇帝屈指可数,除了打天下的开国君主,大多数守成君主,实在难以恭维。何故?这批人从小在深宫高墙之内成长,没有经历磨难,耳边一片阿谀奉承之词,养成刚愎自用、骄奢淫逸的习性。指望他们力挽狂澜,难矣哉!清朝初年的历史学家谷应泰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议论,其实也颇值得细细品味。他说:“人主在襁褓,则有阿姆之臣;稍长,则有戏弄之臣;长大,则有嬖幸之臣;即位,则有面谀之臣。千金之子,性习骄佚,万乘之尊,求适意快志,恶闻己过。”
当然,也有例外。谷应泰的话是在评论明孝宗朱祐樘时说的,在他看来,是个例外:孝宗恭俭仁明、勤求治理,他身边多是高风亮节、大胆直言的大臣。这和他的素质很有关。他在太子时期得到博学多才的人物如程敏政、刘健等人的指点,对经史了如指掌,从而养成了“仁孝恭俭”的品格。
当他即位后仍然手不释卷,每每阅读《孝经》、《尚书》、《朱熹家礼》、《大明律》,稍有疑问立即请教儒臣法吏。他即位以后,还拨乱反正,将佞幸者罢黜,对内阁、六部作了大幅度的人事调整。
首先触及的是内阁大学士万安,此人确实是一无是处,不会理政,只会高呼“万岁”,被人讥讽为“万岁阁老”。他升官的法门,就是巴结万贵妃及其兄弟,与方术佞幸李孜省互相勾结,以致紊乱朝政。当崇庆二年(1486),查获一个文件夹,上面都署名为“臣安进”——是万安奏折,每一件都是向皇帝推荐“房中术”的秘方。随着这些奏折前往内阁传达口谕:“这是大臣应当做的事吗?”结果 万安无法辩解,一声不吱,只顾叩头。一声不吱,这让言官听闻接连上疏,最终由弘治皇帝顺从把万安罢官。
接着被罢官的是另一个内阁大学士尹直。此二人沆瀣一气,与刘吉合谋,他们又想通过封建制度上的改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遭到了言官们的一致抵制。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罢免也是情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而,有些忠诚于国家利益的大员并未因此而灰心,他们依然坚持原则继续发声。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人因其忠诚和勇敢而受到特别关注:
王恕:王恕曾因为敢于直言极谏而受到赞誉,他曾三次上疏陈述政见,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景泰元年(1450)提出的七条建议,其中包括设立监察院审查地方政府,并减少宦官干预政治等措施。这些建议虽然未能全部实施,但王恕因其勇气和智慧获得了人们敬仰。
丘浚:丘浚是一个学者型官僚,他对政治问题非常了解,并且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弘治元年(1488),丘浚提出了二十二条关于如何改善国家财政状况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增加税收以及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国家财务。
怀恩:怀恩是一名太监,因其忠诚和勇敢,被任命为司礼监太监。他积极支持那些敢于直言的人,并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地位提升,如将王恕召回担任吏部尚书,以及推动丘浚晋升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这些人物中的每一个人,都因为自己的才能和勇气,而受到了尊重。但同时,他们之间也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比如王恕与丘浚之间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嫌隙,这种嫌隙最后导致两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误会,最终影响到两人关系甚至影响到整个朝廷的情况。不过,即使如此,这些事件并没有阻止这些好汉继续努力,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心血。
标签: 通过什么只能了解明朝历史 、 大明四大惨案 、 元朝统治为什么那么短 、 马皇后为朱元璋生了几个孩子 、 几个朝代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