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惟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于难,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或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因此,在自己之前,他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kill掉,以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对抗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
有一次,有人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kill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不说话,只沉默很久。第二天,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进谏者去捡起来,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不是好吗?现在我所kill的人,都是我认为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
汤和本来也属“荆棘上的刺”,但因为他的机警与自律,可以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所以保全了自己与家人。这份自保“经验”可圈可点,不无“考古”价值。他对朱元璋有拥戴之功,他早年与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更早一些。而且,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领导地位,这份功劳,一直由其认账。
他不争取高官,也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在打下江山大封功臣时,与其他同等条件的人不同,被故意降了一等只封侯,而非公爵。但他却很谨慎,从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还继续兢兢业业伺候皇上,并及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自我检讨,这才被宽恕,最终几年后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识相知趣,与其迎合皇帝的心思以自保,更重要的是主动急流勇退,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解除军权,“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这样一来,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他也不失身份,让对方放心。
回家后,他低调做人,从不以过往之事炫耀,也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不授人以柄,使外界难以从中探测他的隐私。此举让旁观者感到一种安全感,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高龄逝世,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老臣之一,被追封东瓯王,加尊号襄武,可谓备极哀荣。这样的历史奇迹背后的原因,我们今天仍然充满好奇,但我们知道,无疑是由于他的智慧以及适应能力所致。他真是一个例外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
标签: 明朝黄帝排序表 、 中国历史朝代列表大全 、 朱标不死中国会落后于世界吗 、 明朝多少年 、 明朝那些事儿全本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