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泰官智斗恶头陀

清初雍正年间,常州东门外水门桥到白家桥之间是一条很热闹的街。每逢节场,四面八方来的人好多,街上有一家药店,门面不大,交易十分兴隆。(注:白泰官——清初八侠之一) 有一年来了一个浓眉怒目、身段高大的头陀,他左手托着一个畚箕大的铁木鱼,右手拿着一个铁棒槌,来到这爿药店门前,把铁木鱼往店门口一放,"笃笃笃"地敲起来,见没人理他,又把木鱼拎起来,往柜台上一放,举起棒槌又"笃笃笃"地敲起来,弄得店里交易也不好做。店员只得放下手里活,走过去用好话相问:"师父,你要化几许?” 头陀举起一只手说:"五十两银子。"惊得两个店员把舌头一伸:"乖乖,要这么多,故意敲竹杠了。"店员知道这个头陀难打发了,只好去告诉老板。老板亲自出来求头陀:"大师父,敝店小本钻营,五十两银子实在出不起,请师父包容一些,少化一点吧。"头陀理也不理,照旧举起铁棒槌"笃笃笃"地敲个不断。老板看看这样僵下去不是措施,就到里面去磋商怎么办,内中有个店员道:"仍是去请白少爷来。” 老板一想,这倒是个措施。忙带了个店员赶到白家桥下请大侠白泰官。 白泰官这时才二十出头,已经武艺超群,远近闻名了。他听药店老板把情形一说,以为这头陀太过度了,便承诺去看看再说。但仔细一想,以为一个只身闯江湖恶化缘的出家人也不是好对付的,仍是审慎点好。于是他换了青衣小帽,妆扮成小店员的样子,随着老板悄悄从后门进入店里。他手里拿了个掸帚,装作掸灰的样子,只见他轻轻一掸,那只一百多斤重的铁木鱼竟从柜台上扑隆通一直滚到街心。周围看的人都齐声喝采。头陀见到这种景象,顿时“霍”地掉回身来,向白泰官合掌广拜,口里道:“阿弥陀佛!请问贵姓大名。”白泰官道:“在下姓白,名泰官,请师父多指教。”头陀忙说:“岂敢,岂敢。久仰大名,三年后的今日一定登门拜望。”说罢,头陀拎起木鱼,头也不回朝前走了。 转眼已是三年,白泰官料定头陀到时会找上门来,就吩咐守门的,凡有人来找我,都一概不见,只请头陀进来。没多久,头陀果真来了。守门的按白泰官吩咐,就请他进来,并告诉他,主人刚有要事出外,请他到厅上稍坐等待。 那头陀也不客套,在大厅里坐下。只见厅前有个书童在茶炉边低头炖茶。身旁堆着一堆粗大的毛竹根。那书童用两个指头轻轻一捏,毛竹根马上碎成数片,接着又像撕废纸那样,把毛竹根撕成一条条放入炉内炖茶。头陀见了马上一呆,心里思忖:白泰官的书童都有这等本领,我同这个书童较劲也未必能胜他,况且是白泰官本人呢!仍是赶早走吧。但转念一想,就这样走,未免灭了自己威风。于是他就装着看客堂四周的布置,沿客堂走了一圈,然后对守门的说:"告诉你家白大爷,我不等他了,再隔三年有时机时再相见吧。” 头陀走后,装成书童的白泰官进大厅一看,四周的罗砖地,凡是头陀走过的上面都有个深深陷下一寸的脚印,心中也不竟吃惊,暗暗叹道:好险呀!看来三年后还得准备应付一下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