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就木的故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它所蕴含的深意。
行将就木,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快要走向终点。这一表达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那么,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在春秋时期,晋国大有名的重耳因为被母亲骊姬排挤而逃离了家乡。重耳带着忠心耿耿的臣子逃到了狄国,在那里他遇到了两个姑娘——叔隗和季隗。他娶了季隗,并在狄国生活了十二年。在这段时间里,他生下了两个孩子,但他的梦想并没有实现,因为他无法回归自己的国家。
当晋献公去世后,太子奚齐也因阴谋被杀,而外逃的夷吾继任为君,即成为晋惠公。但是,他害怕重耳返回夺取王位,便派人刺杀重耳。再次流离失所的重耳告别了妻子季隗:“若我未能如期归来,你可改嫁。”季隗泪水涟涟地回答:“我今年二十五岁,再过二十五年,我便五十岁,也已行将就木,不需要改嫁,请让我等你回来。”最终,她始终守候直到重耳成为了一代霸主——晋文公。
“行将就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话语,它承载着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以及对爱情坚持不懈追求的一种赞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这个成语还有其他多种用法和含义,让我们一起欣赏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吧!
【举例造句】:老者虽力衰,但精神仍然旺盛,不愿轻易放弃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拼音代码】:xjjm
【近义词】:垂暮之年、气息奄奄
【反义词】:壮志凌云、青春勃勃
【灯谜】:桅;帆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快要死亡
让我们从这个故事中汲取力量,不断前进,就像那位坚韧不拔的心灵一样,即使面临生命最后的一刻,也依旧充满希望和勇气。
标签: 明朝马和是谁 、 一代战神朱祁镇 、 《朝代歌》 、 明朝那些事儿 笔趣阁 、 元朝历史大事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