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轴上的玩物丧志的典故2022中考历史必背

玩物丧志的历史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周武王建立了西周王朝,威名远播四海。他经常派遣使臣到边疆地区进行外交活动,这些小国见闻武王威严,便纷纷派人至镐京向他表示顺从和贡品。

有一位来自西方的小使进献了一只庞大、勇猛而善斗的犬类——獒。獒与当时周朝的犬相去甚远,即便是面对武王,它依然会蹲下行礼。武王被这只獒深深吸引,不仅重赏了使者,还每天精心喂养它,仿佛爱上了它。

这个情景没有逃过太保召公的眼睛,他认为这一点虽微,但不可忽视。在退朝后,他撰写了一篇《旅獒》,呈给周武王。这篇文章中写道:“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其力……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这些话语意味着:高尚德行的君主不会轻视或欺凌他的臣子,因为这样做只能失去他们的心;同样地,对待平民也不应该轻慢,以免失去他们的支持。如果沉迷于女色,就会败坏自己的高洁品质;如果沉迷于自己喜爱的事物,就会失去追求目标和方向。

当武王读到了《旅獒》的内容,他想起了商朝覆灭的一切教训,并意识到召公的话语之正确性。于是,他将那条珍贵动物赠送给诸侯和有功之臣,而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国家治理与建设中。

“玩物丧志”成语源自此典故,其含义是指一个人沉迷于某种事物而导致消磨掉积极进取精神。而“志”则指的是个人的决心和毅力。

这个成语出自《尚书·旅獒》中的那句:“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