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阅读推荐揭秘钱谦益的历史足迹与评价之谜

在那遥远的明朝与清朝交替的历史篇章中,发生了一场特别复杂的情节。明朝与清朝相继登基,是中国封建王朝更迭过程中独特的一幕。这种交替并非民族内部权力的转移,而是汉族被女真族取代,这种特殊性使得这段历史比其他王朝更为血腥和悲剧。当时,不仅士兵在战争中牺牲,还有许多文武大臣、士族知识分子选择了自尽殉国,以保持他们的气节。今天,我们讲述56个民族共同生活,大家都是一个大家庭。但当时,并不是这样。

有勇敢到最后一刻仍然坚持不屈的人,也有那些低头投降者。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东林党领袖之一的钱谦益,他后世评价不高,因为他显得两面三刀,不可预测。他出生于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是万历三十八年的探花出身。在明朝,他官至礼部侍郎,但因争权失败而被贬。他是东林党中的重要人物。

当福王在南京被拥立,建立了弘光政权,钱谦益成为了礼部尚书。东林党曾计划推举潞王为新君,但事发后马士英将所有东林党人全部诛杀,只因为钱谦益与马士英关系好,所以他幸免于难。不久之后,清军南下直逼南京城。当面临如此巨大的灾难,其妻柳如是劝他一起投水殉国。但柳如是是一位著名的妓女,与她年龄差距很大的丈夫钱谦益结婚,她甚至愿意为了国家去死。而然而,钱谦益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据说,当柳如是和他来到水塘准备跳水时,钱谜益先试着走下水,然后说:“太冷,我不能下。”这是拒绝了她的请求。她则“奋身欲沉池水中”,但被他拦住。这就是说,他并不愿意殉国,而她却受到阻止。此后,在顺治二年五月十五日,钱谦益率领群臣向多铎投降。在多铎占领南京之后实施剃头令,一些百姓再次反抗不过多数。

《恸余杂记》记录了一件关于他的故事:当多铎命令剃头时,钱谜益对家人说:“我的头皮痒得厉害”,然后就出门去了。家人们以为他是在找梳子来梳理自己的头发,但回来的路上,他竟然剃掉了自己的头发,用鞭子作为梳子的代用品。当时,有诗人讽刺道:

“ 钱公出处好胸襟,

山斗才名天下闻。

国破从新朝北阙,

官高依旧老东林。”

虽然很多人降清,但是为什么只有钱谜益遭到了特别低下的评价?这主要因为在降清之后,他又私下里诋毁清政府,并且暗地里策划反抗活动。这样的行为,让明遗臣和忠于明的心怀知识分子都对他表示出了鄙视。而对于清政府来说,他们也看不上这样的两面派,最终只能将其放逐出去。不管怎样,最终活到83岁高龄去世,在乾隆年间编写《贰臣传》的时候,将其列入乙编,与洪承畴等人的境遇区别开来。这说明,即便是在不同的时代,对于背叛信仰、缺乏原则的人,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份深深的遗憾和批评之声所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