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中西文化交融的使者如同穿越四百年的时空隧道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与每一位帝王共进晚餐

图:拉斐尔的圣母像,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西斯廷圣母》是他百余幅圣母像中最为人称道的一件,以稳固的金字塔构图、人物细腻逼真、背景巧妙用小天使头像组成,创意独到。

1578年,一位意大利传教士乘风破浪沿达·伽马开辟的航线前往印度,并于5年后踏上澳门土地。从此,他把后半生交给了中国,行程路线贯穿南北,最终辞世于北京——他就是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使者利玛窦。今年是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位“西学东渐”第一人,“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使者”展览将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亮相的180件/组展品,由中意两国数十家艺术展馆共同提供,它们既有代表16世纪左右欧洲科技水平的星盘、圆规、经纬仪、水力锯、挖泥船,也有中国明代书画陶瓷玉器;还有拉斐尔《永恒与天使》和提香《菲利普二世像》等杰作。

介绍西方自然科学,认识自然界物质及运动形式。利玛窦是第一位将近代西方科技和艺术成就引入中国的人,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深入研究中国典籍的人。在中国生活期间,他以流行社会对自然科学感兴趣作为敲门砖,同时带来许多新奇之物,如自鸣钟、三弦琴地球仪等。他用汉语撰写书籍,将西方自然科学成果和思维方式介绍给当时的人民,以及翻译了《几何原本》,引进了逻辑思维和数学证明方式。他还培养了最初的西洋画家,并直接教授宫廷太监弹钢琴曲目。

1610年5月11日,在北京离世,被明神宗破例安葬在阜城门外墓园内。这次上海博物馆展览不仅展示一个人的故事,更如同展示一个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对“黑暗时代”的冲击。此刻,《永恒与天使》中的身着红袍,上帝向众生赐福的情景,将漂洋过海而至,是拉斐尔名作之一,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列文艺复兴三杰,这幅作品藏于翁布里亚国立美术馆,是可能为佩鲁贾巴里奥尼家族祭坛大屏风装饰线脚之一部分。此外,本次展出的提香帝王肖像也值得关注,其色彩控制力令人赞叹。此外,还有一幅由利玛窦指导一位中国画师创作的手工油画像,这可能是最早由华人制作的一幅油画作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