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宰相脱脱评钱谦益历史低估的杰出谋略家

在那遥远的明清交替时期,历史书页上刻下了一段特殊的篇章。不是民族内王权的转换,而是汉族被女真族取代,这一变革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血雨腥风。当时,不仅战场上的士兵牺牲了生命,还有文武大臣和知识分子选择了自尽以示忠诚。在今天,我们讲述56个民族共同生活,但当时的情况不同,所以那些敢于殉国而死的人们,在后人心中留下了尊敬的一笔。

有些人以高尚的心气迎接死亡,有些则因恐惧而低头屈服。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便是一例,他在历史上评价不高,因为他表现出两面性,反复无常。钱谦益曾经探花出身,官至礼部侍郎,但因为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被贬为东林党领袖之一。

随着福王登基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马士英成为礼部尚书。但当东林党计划立潞王为新主时,马士英却将其诛杀,而钱谦益由于与马士英等人的关系好,就逃过了一劫。不过,当清军南下的消息传来,并且兵临城下时,面对如此大的困境,其妻柳如是劝他一起投水殉国。而柳如是本身又是一位美貌的妓女,与她结婚的人应该感到荣幸;然而,她还被阻止这样做。

据说,当他们来到水塘边的时候,钱谦益先试着走进水里,然后说:“太冷了,我不能下去。”这就是他不愿意为了国家而死,而柳如是却想要沉入池中。这也是他们之间冲突的一个缩影。

顺治二年五月十五日,那天清军占领南京之后,他们要求剃发令,这让百姓非常愤怒,有许多人再次抵抗。但《恸余杂记》中提到了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多铎命令剃头,钱谦益声称自己的头皮痒得厉害,便出去找药膏回来,却没有找到,只是在回来后剃掉了自己的头发,还留着鞭子。这也显示出了他的两面性。

诗人们讽刺他:“山斗才名天下闻”,即使国家覆灭,他依然保持旧朝廷的官职。他降清后,又任命为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并参与修订《明史》,甚至还担任副总裁。然而,他最终还是背叛并诋毁清朝,并组织反对活动,因此在明遗臣和忠于明的知识分子中受到轻视,同时在清朝也遭受批评,最终成了既非降亦非抗的人物。不论是在降清还是抗击清军方面,都无法避免这样的命运直到他去世,以83岁高龄寿终正寝。而乾隆年间编纂《贰臣传》的时候,他就被列入其中,与洪承畴等人的位置区别开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