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之际,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政府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携手合作,举办了名为“利玛窦—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展览。展览旨在回顾和庆祝这位开拓者在东西方文化交往中的重要角色。此次展览于2010年2月至7月,在北京、上海、南京三地巡回展示,以此来纪念利玛窦对中西文化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4月2日至5月23日,展览特别设立于上海博物馆内,该期展品共计113件(组),由来自两国文博机构共同提供,其中意大利部分来自罗马、马切拉塔等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而中国部分则来自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单位珍藏。
作为第一个将西文姓名改为中文姓名的人,利玛窦(1552-1610)以其非凡智慧和毅力,为中西科技文化交流打开了新局面。在他的旅程中,他不仅分享了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哲学知识,还将这些学问融入到了汉字记忆法之中。通过他的记忆技巧,他能够凭借一张纸上的汉字迅速记住它们,并且能倒背如流,这些成就深受当时中国人的赞赏。
本次展览如同一座“记忆之宫”,分为12个房间,每个房间代表着利玛窦生平中的一个关键时刻。这些房间内陈列着各种历史遗迹,如《奥尔特留斯寰宇全图》、《杜堇十八学士图屏》等,这些都是记录和展示那个时代精英们智慧与才华的见证。而每一件物品,都象征着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探索真理的手段,它们让我们穿越时间与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大明帝国。
走进这座“记忆之宫”,我们仿佛置身于那繁星点点的夜空下,听闻远处船只缓缓驶过江面的水声;又仿佛站在辽阔草原上,看见牧羊人悠然自得的情景。这一切,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更是一种向未来的思考。在这个被称作“功德之门”的时代,我们可以从那些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地方寻找灵感,从而开启新的篇章。
标签: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 为什么樊忠死了大明完了 、 明朝那些事儿pdf下载 、 中国朝代时间表 、 5000年历史顺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