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交替,非寻常之事。女真族取代汉族,王朝更迭之惨烈,与其他时代不同。当时文武大臣、士族知识分子选择自尽殉国,以气节见长。今日民族融合,56个民族为一家人,但当时并非如此,因此敢于殉国者值得尊敬。
崇高气节与贪生怕死相对立,有的从容赴死,有的低头臣服。本文讲述的是降清儒士钱谦益,他因反复无常,在后世评价不高。他是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人,明朝探花出身,官至礼部侍郎,因争权失败被贬,为东林党领袖之一。
马士英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任礼部尚书。东林党曾计划立潞王,但事发马士英诛杀东林党人,钱谦益因交好而逃过一劫。弘光政权建立不久,被清军攻破南京城面临大难,其妻柳如是劝他殉国,但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据说在水塘边,当柳如是准备投水时,他试了水却说“太冷”,阻止她。而在清顺治二年,他率群臣向多铎投降,最终被剃头,并留着鞭子。在《恸余杂记》中,有一则故事:多铎下令剃头,他对家人说“头皮痒”,然后去找篦子回来说自己已经剃了头。
有诗讽刺他的行为:“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降清之后,他任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并参与修《明史》但最终在两端都备受贬低。在两位历史学者看来,即使是在抗或降的情况下,也有人像他那样评价很低,因为他们背后诋毁和组织反叛活动,如同变成了两端不是人的存在。他活到83岁寿终正寝,而乾隆年间编《贰臣传》,将他列入乙编,与洪承畴等区别开来。
标签: 历史王朝的先后顺序 、 元朝的统治知识 、 宋朝简介 、 明朝第17位帝王是谁啊 、 东晋到隋朝历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