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覆灭如同李自成百战百败清朝却能从胜利中汲取经验得益于更强大的军事实力与政治智慧

李自成百战百败何以一遇清军即起不来?明朝士大夫共天下税,死老百姓独负重。清代则实行硬指标收税,让富人也掏钱。明朝与士大夫共天下,交税给老百姓,而清朝则让官僚地主也出力。

明朝的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

顺治9年,广东、广西、四川、湖南、贵州、云南和半个湖北不是清领土,但中央政府依然有2400万两真金白银可花。而按照黄仁宇估算,理论上的收入只有3000万两(欠账很多)。到了明末,实际岁入1000多万两,加收几百万两辽饷就是末日。

更讽刺的是,清朝入关缺乏文牍资料,只能拿《万历会计录》征税,即完美落实了张居正没做完的工作。

除了收钱效率不同,大清花钱效率也不一样。

大清有五六万无法收买的核心部队打底,每个兵都知道自己的数量,也愿意给一线厮杀的人砸钱,就算快了也舍得。相比之下,一直逼急了才给军官足额经费的明朝,不但如此,还养寇自重,使得李自成面临压力远超过明朝那些养寇自重的军阀。

还有,在财政管理上,由于相当一部分是力役和实物,有三四百万两真正调配能力,所以即便仓库里有东西,也很难在各地随时调用。这使得任何补给都变得困难。一路行军一路抢劫成为常态,最终成为民众最恐惧的一群武装集团。相反,尽管也是贪婪,但知晓沿途抢劫会影响行军速度,对战斗任务表示支持购买所需物资,因此能够有效地对付拖家带口农民军。

满洲皇帝懂得忠诚基础是利益,他们不会吝啬当胜仗关键时刻开支,只要打赢不介意别人跟着发财。在3个世纪内,从初起到灭亡,都能动员商业力量支撑数千战斗部队远征新疆击败边疆民族。在蒸汽船进入长江之前,没有什么力量是他们对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