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段历史的交错中,明朝与清朝的更迭展现了中国封建王朝变迁的一面独特。不同于其他王朝内斗,这一次是由女真族取代汉族的统治,使得这次交替显得格外残酷。战场上的死伤者不仅包括士兵,还有文武大臣和知识分子,他们选择以身殉国,以保全气节。在今天,我们虽然讲述56个民族为一家人,但当时并非如此,所以那些敢于殉国而死的人物,在后世被视为可敬之辈。
其中,有些人以高洁之气迎接死亡,而另一些则低头臣服。这位降清儒士钱谦益,就是东林党领袖之一。他出生于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明万历三十八年探花出身,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贬,他依附马士英,为弘光政权中的礼部尚书。而当马士英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时,他也随之效忠。
然而,当清军南下攻陷南京城时,他却选择了投降,并未跟随妻子柳如是一起投水殉国。据说在柳如是劝他一起跳入水塘之前,他曾试着走下水,但因为太冷,不愿意继续前进。这一幕显示了他的软弱和背信弃义。当他率领群臣向多铎投降后,被多铎任命为清廷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并参与修编《明史》。
尽管有许多人降清,但为什么只有钱谦益评价特别低呢?原因在于他虽然降清,但是之后又在背后诋毁清王朝,并且组织反叛活动,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使得他在明遗臣和忠心耿耿的知识分子中备受贬低。此外,即便是在清王朝,也遭到了同样的轻视,最终成为了两边都不认可的人物。钱谦益活到83岁才去世,在乾隆年间,《贰臣传》编纂出来,将他列入乙编,与洪承畴等人的态度区别对待。
标签: 中国历史朝代的 、 丝绸之路的使者: 、 元朝的由来 、 明朝那些事儿1 9百度网盘 、 明朝历代 列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