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拉斐尔的圣母像,艺术生涯的丰碑。《西斯廷圣母》是他百余幅圣母像中最成功的一幅,采用稳定的金字塔形构图,人物和真实相仿,背景用小天使的头像组成,构思新颖独到。
1578年,一名意大利传教士沿着达·伽马开辟的航线,乘风破浪前往印度,并于5年后踏上澳门土地。从此,他把后半生交给了中国,行程路线贯穿南北,最终辞世于北京——他就是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利玛窦。
今年是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位“西学东渐”第一人,“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览在上海博物馆开幕。亮相的180件/组展品,由中意两国数十家艺术展馆共同提供,它们既有代表16世纪左右欧洲科技水平的星盘、圆规、经纬仪、水力锯、挖泥船,也有中国明代的书画、陶瓷、玉器;还有拉斐尔的《永恒与天使》和提香的大师作《菲利普二世像》等杰作。
介绍西方自然科学
利玛窦是第一位把近代西方科技和艺术成就介绍到中国的欧洲人,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认真钻研中国典籍的人。他以上流社会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敲门砖,将包括自鸣钟、高级乐器(如古钢琴)在内的一系列对当时中国人来说绝对新奇的事物带入华夏大地。他用汉语撰写书籍,用逻辑思维和公理定律来证明数学命题,与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引进了希腊逻辑思维方式。他的礼物最震惊朝廷士大夫的是一张世界地图,这彻底打破了以自己为中心世界观念。此外,他还是宫廷音乐教师,在皇帝面前演奏过配中文歌词钢琴曲,还培养出了最初的小型 西洋画家群体。
1610年5月11日,在北京告别这个世界。明神宗破例批准将其安葬于阜城门外墓园。这次上海博物馆举办“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使者”,不仅展示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个时代巨变—文艺复兴对“黑暗”的冲击。在拉斐尔创作中的慈爱眼神下,小天使簇拥上帝赐福,而拉斐尔本身则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秀美柔和风格影响深远,《永恒与天使》的描绘表现出文艺复兴画家的关注点,此作品藏于翁布里亚国立美术馆,是可能来自拉斐尔主创祭坛大屏风装饰线脚之一。此次展出的提香画像也值得期待,该作品展示色彩控制能力,如同站在它前,你会赞叹起画家手法。此外,一幅由利麻托指导制作,以油画手法创作自画像,或许是首次出现有人在亚洲使用这种技巧的手工艺品。本次展览不仅让我们见证历史转折点,更是在时间长河中的两个不同世界交流互鉴之旅。
标签: 明朝马和是谁 、 明朝16位 能力排名上篇 、 古代朝代表示顺序 、 明朝人物 介绍 、 明朝 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