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昕赤子之心的无用之学

在数学界,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简称BSD猜想)被视为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2017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研究员万昕和合作者成功证明了任意情形下的BSD公式,并解开了椭圆曲线的岩泽理论主猜想。这一成果在《剑桥数学杂志》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被誉为“集数十年来发展的几乎所有方法之大成的皇冠性成果”。

然而,当问及他如何能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进展时,万昕坦言,他一直专注于岩泽理论中自守形式方法,这个领域相对较小众,但极其重要。在此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也从这些经历中学会了坚持和耐心。

万昕曾是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期间,他深入研究岩泽理论。尽管这个领域并不广泛受人关注,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道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万昕萌生了回国开展科研的念头。他向自己熟识的华人数学家张寿武教授请教,并最终得到了推荐回到中国继续他的科学探索。

在中科院数学院工作后,万昕如鱼得水。他不仅能更容易地进行日常科研讨论,还能快速融入现有的研究团队,与其他学者交流思想。这对于一个追求纯粹科学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一份财富。

尽管他的研究可能看不到立即经济效益,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他相信,即使现在看不出直接贡献,也许将来这项基础科学研究能够对国家或人类文明产生影响,就像身体上的每个部分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一样。

作为两个小朋友的父亲,万昕仍旧保持着赤子之心,对待生活中的琐事也尽量简单处理,以保证更多时间投入到科研中。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是哪种学问,只要真诚、勤奋、勇于创新,就有可能成为时代的一抹亮色,为人类知识体系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