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操之俞樾岂不知其文笔如流金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及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对章太炎和吴昌硕等有深远影响。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出身,曾任翰林院编修,因受咸丰皇帝赏识,被放任河南学政,但因试题割裂经义而被劾罢官后移居苏州,潜心研究四十余载。

他的治学以经学为主,同时涉猎诸子、史学、训诂等,并对戏曲、诗词、小说及书法亦有所造诣。海内外求知之士云集门庭若市,他在教育与文学上的贡献令人瞩目。在晚年,他主讲紫阳书院并撰写了五百卷的《春在堂全集》,成就了一生孜孜不倦的教育事业。

他以文采横溢闻名于世,其笔记搜罗广泛,不仅包含中国历史与文学的珍贵资料,而且还解开了千古之谜,如觉海寺“雷部火”轶闻之谜。俞樾也曾创作隶书《敬业乐群》匾额,为仙潭书院校训,并亲临授课传授佳话。

此外,他的一篇诗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获得曾国藩赞赏,更使其诗文集得以总称为《春在堂》。俞樾的人生道路虽遭挫折,却未能遏止其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最终成为一代朴学大师,在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