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最后时光慈禧与两个皇帝的故事

在古代,过继传统是常见现象。当自己无子或子早夭,便可从宗族中选一人继承自己名下,以延续家族香火。这样的人虽非亲生,但实质上与亲生的差别不大。慈禧在同治皇帝去世后,将妹妹之子过继给她,即同治皇帝的弟弟载湉。在光绪登基后,慈禧对待他如己出。

人们认为光绪是个好皇帝,只是为了衬托慈禧“恶”。然而,在历史细究之下,光绪并未为百姓或江山社稷做出有利的事业。他悍然对日本宣战,最终大败。戊戌变法导致朝廷混乱,最终还是慈禧收拾了烂摊子。

慈禧希望将光绪培养成大清国明主圣君,但这个孩子并不适合当皇帝。即便曾让其执政,也很快发现光绪只会搞乱事务。他迷失于变法改革,无视现实,用猛药治疗病入膏肓的大清帝国,只能加速灭亡。

单看戊戌变法,这短暂的百日内颁布了130多条新令,没有一条实际可行。这表明光绪沉迷于乌托邦世界,与卖官受贿的珍妃一起吹耳边风,他真的以为自己可以把大清打造成东亚第一。但他不是明治天皇,而康有为也不似伊藤博文,他们组合注定不稳固。

变法失败并非偶然,是必然,因为他们搞得动静太大、太不切实际。而且权力和生命都受到威胁,因此慈禧不得不下狠手整治他们。

最终,光绪被囚禁瀛台反思,康有为逃到国外,并利用血诏骗取资金挥霍,为的是抹黑光绪,让人相信他因反对慈 禧而逃离中国。其实用人之明一直缺失在这位年轻皇帝身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