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朝历代君主序列与重要事件回顾
南明,是指在清朝建立之前,中国发生的“三次南渡”之后所建立的一系列政权。这些政权以南京为首都,因此被称为“南明”。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分成三个阶段:隆武、弘光和永曆。
隆武时期(1644-1645年)
隆武帝朱由检是万历帝之孙,崇祯帝弟,他在崇祯十四年即位。在位期间,主要集中解决军事问题。隆武二年(1645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朱由检带领部分官员及士兵逃至南京,并于同月宣布改元为隆武,以区别于清朝的顺治元年。
弘光时期(1644-1646年)
弘光帝朱changluo是景泰四年的皇子,在崇祯十七年的农历新春前夕被拥立成为皇帝。他在位期间继续对抗清军,但最终未能挽救局势。弘光二月初六(1651年3月14日),清军攻克江宁,将弘光推上断桥而死,此后又改元为顺治。
永曆时期(1661-1667、1673-1682)
永曆帝朱聿键原名吴应熊,是一个普通百姓出身的人物。在洪承畴反间计中,被迫做了自己儿子的假扮,然后作为亲王身份参与政治活动,最终他通过自己的智谋获得了尊贵的地位,并在永曦四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即公元1661年2月12日正式登基称帝。这一时期虽然也面临着外部压力,但内忧外患使得其政权无法持续太久。
最后一次永曆五年的冬季,一些忠臣利用机会起义,他们企图恢复旧制并重新统一全国。但不幸的是,这场起义最终失败了。此后,不久后的1682年,国号更换为了大业,大约两周后即告结束,这标志着整个南明时代的真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