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御膳秘录努尔哈赤一餐的肉食之谜

在20世纪80年代,紫禁宫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探访。然而,当时的游人们并未真正感受到当年皇帝用膳的情景,因为“御膳房”已不复存在,慈禧太后的餐桌也被历史尘封,上百史侍候皇上用膳的御厨、太监们都离场了。尽管如此,未来紫禁宫博物馆可能会通过生动的展览或模型来展示昔日皇帝饮食的情况,但我们可以借助文字资料为大家解答一些疑惑。

所谓“食前方丈”,到底是什么样的盛宴呢?隆裕太后每顿饭有近百种菜肴,每次用六张大桌摆放,这是她从慈禧那里继承下来的排场。而我的生活虽然比她少,但依然按例有三十种上下菜。我偶然间发现了一份宣统四年二月糙卷单(即元年三月的一份菜单草稿),记录了一次“早膳”的内容:

驴肉炖白菜

羊肉片川小萝卜

鸭条溜海参

鸭丁溜葛仙米

烧茨菇

肉片焖玉兰片

羊肉丝焖跑子鸡

炸春卷

黄韭菜炒猪肉丝

熏肘花小肚尖心豆腐煮鱼翅汤(熏干丝烹掐菜)

花椒油炒白菜丝和五香干作为点心。

12-14 两碗祭神老米汤,一碗白煮塞勒、一碗烹白牛筋。

15-16 一盘烧饼和一碗粥。

据《宣统二年九月初一至三十日内外膳房及各等处每日分例肉斤鸡鸭清册》记载,“奴才禀老主子:万岁爷进了一碗老米饭,有一个馒头或者一个烧饼,还有一碗粥。这次吃得很好!”这种用餐方式一年下来需要多少预算呢?

《宣统二年九月初一至三十日内外膳房及各等处每日分例肉斤鸡鸭清册》显示:

1-5 汤中的五种高级调料共计150斤,

6-8 猪、羊、牛皮共计1000斤,

9-11 各类蔬菜共计300斤,

12 牛奶2000升,

13 素水5000升,

14 糯米12000石,

15 酱油10000瓶,

16 盐40000斗,

17 老酒600桶.

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推测出努尔哈赤在其晚年的饮食情况。他对待饮食非常讲究,不仅要保证美味,更要考虑到营养均衡。他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权力的重量与责任感,他知道自己必须保持健康才能继续维护国家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以丰富多彩又均衡合理的饮食来保障自己的健康,这是一段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如何平衡权力与健康,在繁忙而艰巨的人生道路上找到正确的人生态度。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努尔哈赤对待他人的关怀。他不仅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关心他的臣子们。在他治理期间,他努力提高士兵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他们得到足够的补给,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此举不仅体现了他作为领导者的责任感,也反映出了他对民生的关注。

总结来说,努尔哈赤对于自身和周围人的飲食都非常重视,這種對待飲食能夠體現一個領導者高度專業與深厚責任感,並且能夠在繁忙的人生路途中找到平衡與正確的人生態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