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大兴(今陕西西安),史书称:“美姿仪,少聪慧”。在北周时因父杨坚的功勋,被封为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581年)封为晋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岁。后又授任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等。屡有战功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在前线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平陈后,他晉封太尉。
杨广继位后,以早年的军旅生涯为基础,对高句丽、吐谷浑和突厥发动了战争。大业五年(609年),他亲征平定吐谷浑,将其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大业八年,大举出师攻高句丽,但遭到失败。此后,他还曾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如三征高句丽,加之频繁使用民力,最终导致民变频起。
然而,在他的统治下,也有一些成就,比如科举制度的大规模推行,以及修建长达2700公里的大运河等。而营建东都洛阳及其所需的人力物力也是其一项重大工程。他还曾亲自游江都期间所乘龙舟之豪华也令人瞩目。
尽管如此,由于过度依赖劳役和不当用兵,使得民众受尽苦难,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在历史上,他作为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其政绩与政策引起了深刻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