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获悉,元朝在确立两都制后,历代皇帝每年都会前往大都和上都之间的巡幸之旅,但他们基本不会走回头路。这些信息是对元朝两都制进行考古发掘和深入研究的结果。
元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金莲川草原,而元大都则位于今北京市中心,两地直线距离约270公里。在元朝鼎盛时期,这两个城市之间有四条驿道相连,其中包括了皇帝每年巡幸时所使用的两条主要道路。
据李艳阳介绍,在1263年由忽必烈建立起两都制之后,每一位皇帝都会定期进行这次重要的游览行程。这段旅程通常会采取一种“东出西还”的模式,即从大都市开始,一路向东穿过辇路抵达北方之城,然后再经由孛老站道返回至南方的大都市。
这两个主要道路在《元史》中均有详细记载。其中,大都市到北方之城走的是被称作黑谷东路或辇路的一条长途道路,全长超过370公里,并设有18个固定停留点供皇家行进使用。这条路径首先从居庸关出发,然后继续前进经过现在延庆县,最终通过山脉进入草原地区,再经过几个重要驿站最终抵达北方之城。
相反,从北方之城回到南方的大都市,则需要走另一条名为孛老站道、全长540多公里、共设24个行营的西线道路。这个路径是这样的:它会从北方之城向南移动至张家口附近,然后沿着今天京包铁路线方向前进,最终到达大都市。此种交通方式在蒙古时代被视作正式通道,被人们称作孛老站道。
李艳阳解释说,这种双重巡幸制度既是因为生活习惯,也是为了政治目的。由于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他们习惯于随水草迁徙,以适应季节性的变化。而且,当一个来自中原的大帝国皇帝来到漠外交通枢纽上的另一个城市,便利了与漠外宗王贵族联络,加强了他们对中央政府的忠诚度。
标签: 元朝历史概况 、 历史 先后顺序 、 明朝历代 列表介绍 、 宋朝简短概括 、 明朝历史简介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