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的诏书:从白话文到历史笑谈
在《元史》的篇章中,若将皇帝下达的诏书视作笑话书,其内容仿佛一串串轻松愉快的玩笑。每一则,都像是这样:“此事就这么办吧”、“朕已经知道了,你们看着办吧”。这些用白话文撰写的官样文章,让饱读诗书之士汉臣不屑使用,而这正是朝廷公文对于读书人感受和百姓认同的关键所在。
仁宗和英宗时代虽有儒学修养、汉化决心,甚至仁宗还恢复科举制度,但单凭一个皇帝想要汉化是不够的。蒙古贵族坚定反对,他们时刻提醒着“老祖宗成吉思汗多牛”,而且认为汉人进来当官没有本事,只能上马较量。即便后来的色目人也附和他们,认为汉人的做法行不通。
那些走马灯般更替的大好河山上的皇帝们,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物?全都是酒鬼饭桶。在他们荒唐至极的行为面前,我们只能选择避开细节,以免过审。但若你愿意深入了解,可以翻阅《元史》或其他记载,便能见识到他们如何折腾,并叹为观止。
然而,这些折腾并非与老百姓无关,最致命的是财政问题。一旦君臣如此挥霍,再多钱总会花完。而花完之后,只能向老百姓盘剥。这在太平年景尚可,在灾荒年份,则会导致财政崩溃,农民起义风起云涵。历史上最强大的蒙元王朝,就因为这样的原因成为短命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