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史之乱爆发后,藩镇割据成为了唐朝稳定的大敌。然而,从唐肃宗开始,大唐并未实施大规模的削藩政策,他们的削藩行动虽然存在,但往往是表面文章,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与朱元璋时期的中央集权相比,大唐的中央权威仍显得有些不足。
要想像北宋时期推行恩诏宽赦那样大力整顿局势,每个地方武装豪强都将不再乖巧听命。一旦没有坚实的后盾支持,即便是皇帝发布恩诏,也难以得到他们的认可。历史上确有例子,比如将一个藩镇分裂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授予原藩镇领主亲属。但结果显示,这些亲属刚接管权力就被捕,理由是“维护国家统一”,而捕捉者正是那些原来的领主。
然而,这些割据藩镇却对此种做法持怀疑态度,他们都能经受考验。当皇帝提出条件换取他们交出兵权,并提供优厚待遇,却只有极少数人愿意接受。这对于手握重兵的人来说,无异于放弃生命安全所依赖的一切。在他们看来,只要掌握了军队和政治上的巨大力量,就足以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地位。
因此,在唐朝中晚期,对付这种割据 藩帅的问题几乎成了无解之谜。仔细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那些声名远扬、治理天下的大帝们,其实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解决内部斗争与外戚问题。不过,在动荡不安的时候,这些问题似乎变得不那么突出,因此在短暂平静之后,或许能够暂时控制住局面。
标签: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及时间表 、 元朝中期历史 、 元朝饮食文化ppt 、 中国历史朝代完整版 、 明朝历史年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