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明朝来说,西域的重要性确实有所下降。每个朝代制定的战略都是出于自身利益需求。到了明朝时期,西北地区的价值无法与汉唐时期相比,因为丝绸贸易逐渐衰落,而海上丝绸之路崛起了,明朝不再需要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西域。或许有人对西域怀念,但我们也不能要求古人以现代思维行事,各种利益考量才是真正被考虑的因素。
历史遗留问题从历史角度来看,从元至清期间,这片地域一直未能完全由中原国家掌控。这块区域长时间在少数民族手中,使得这里的运行规则属于少数民族,而非中原国家。这导致老百姓对中原国家的向心力出现衰减。
后来,即使经历了元朝,这片地方虽然回归到中原国家管辖,但由于统治者本身为少数民族,因此文化影响不足,所以这片区域仍然在少数民族管理之下。在唐末到元末近500年间,由于受到较小程度的直接管辖和文化影响,明朝想要收复这一块就显得困难。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时期,当时清朝基本解决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问题,不过位于西北方的这一块依然爆发叛乱。此后清廷多次与此地发生战争,一直持续到清末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些都是历史形成的一种特殊存在。但最终,在康熙以后,由于对这一块地区更强烈掌控和文化影响,加强使其终于回到中国版图内,为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实原因从现实角度来看,明朝作为南方政权推翻元之后,没有完全平定北方,更没有完全平定西北。蒙古人长久统治着北方,同时其他民族也在这里拥有力量,他们与蒙古人联系密切。而即便明军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也难以轻易控制这一区域。
事实上,对此点朱元璋、朱棣、朱祁镇及正德皇帝都曾尝试进行八次至五次北伐,却始终未能彻底拿下。此外,他们明白这一点,因此不断进行边境扩张,但并未成功。
需求不同汉唐时代要占据西域,是因为面临匈奴、突厥等强大敌族威胁,要避免受欺凌必须占领;而当这些威胁消失,如今对于这片土地不再必要保护,不必插“钉子”。
经贸考量此处是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当汉唐时代这片落入他手,那么汉唐贸易遭受极大打击。而现在通过海上完成的大部分交易,使得这个位置变得无关紧要。因此,无需保护也不用担忧。不过尽管如此,该地区仍旧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与我国构成有限威胁,所以并不急于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标签: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大全 、 明朝国土面积有多大? 、 中国最巅峰的朝代 、 明朝中叶发生了什么 、 严刑谢瑶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