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的山西蒲州(今永济),范世逵家族以农商为业,名声显赫。范世逵本人,以字称希哲,别号东山,他生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从事农业和商业活动。
自幼,范世逵便展现出了其精敏干练的一面,他对商业充满了野心,不愿意做小买卖,而是追求大型交易。在那个时代,盐的运输被严格控制,由政府统一管理。当时,有一个制度叫做“开中”,意味着政府掌握了盐的生产和销售权,并定期向商人发出榜单,让他们交出实物才能获得专利执照,从而购买盐。然而,这个系统存在腐败问题,一些官员与富有的人士勾结,使得普通商人难以获得盐引,有时候要等上数十年才能够得到。
尽管如此,范世逵却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他不仅分析了整个行业的情况,还亲自前往关陇地区深入了解地理和交通状况。之后,他专注于粮食和草料的贸易,在河西地区经营生意,将自己的财富积累起来。他始终遵守法律,不贪污腐败,因此受到当地官员和边防将领的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世逵积累了一片良田数百亩,以及大量银两。但他自己并不奢侈,只穿简单衣物,用朴素用品,不过度挥霍。他也善待他人,如救助坐监之人的家属,但遭受欺骗后仍然宽恕对方,对待朋友如同兄弟一样。
通过这些经历,我们可以看到范世逵是一个有胆识、能辨别人的好坏的人,这也是他成功经商的一个重要因素。
标签: 明朝那些事儿 宋朝 、 元朝历史变迁 、 元朝辽的历史故事 、 一分钟了解隋朝的历史 、 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