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历史又是几百年

明朝中书省的兴衰,值得我们细细探究。明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在洪武元年(1368年),李善长和徐达分别担任左、右丞相,而常遇春、胡廷瑞、廖永忠和赵庸则分別擔任平章政事。此外,还有杨宪、何德清等人担任参知政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员们不断更换。洪武二年(1369年),杨宪被免职,而汪广洋和刘惟敬则获得新职位。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升为韩国公兼左丞相兼太子太师,而汪广洋成为忠勤伯兼左丞。此后,不断有人上升或下降,如陈亮、侯至善等人也曾在这个时期担任过高级官职。

到了洪武四年(1371年),李善长因病辞去,其位置由汪广洋继承。而胡惟庸则于同一年出山成为右丞。然而,在接下来的一些年的混乱局势中,一些高级官员如宋冕遭到罢免。

最终,在洪武十三年的某个时候,胡惟庸因为涉嫌奸情而被捕并处死,其位置也随之空缺。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明朝对中央行政机构进行了重大改革,最终导致了中书省的消失,并将其权力转移到六部手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