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后面是哪朝代朱元璋为何不杀汤和揭秘历史之谜(图)

朱元璋登基后大杀功臣,唯独信国公汤和幸免于难,这其中蕴含着何种奥秘?当“伴君如伴虎”的朱元璋成为皇帝,他开始残酷地清洗旧部,以确保子孙后代的江山稳固。他杀尽了徐达、李善长、刘基等人的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有权力和影响力的老臣。然而,汤和之所以能逃脱朱元璋的刀剑,他既有机智,也有自律。在关键时刻,他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从而得以保全自己和家人。

汤和曾对朱元璋立下过拥戴之功。他与朱元璋一同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还早出生入死。当其他将领看到朱元璋成为了首领,有些人心中不服气,而汤和却能够认命,承认并支持朱元 Scarlett 的领导,这份功劳一直被记住。

他不争功且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即便在封赏时,尽管条件相似,但他只被封为侯,而不是更高级别的爵位。但他从未发牢骚,对待这一切都非常谨慎,并及时向皇上表达诚恳的自我检讨,最终获得宽恕,并最终晉升為信國公。

汤和识破了皇帝的心思,用迎合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在《明史》中记载:“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也就是说,当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天下的安定与无忧,一直担任军职的人物让他的猜疑加深。于是,在众多将领中第一个主动解除自己的军权,“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这番言语深得皇上的喜爱,被授予了一笔钱用于建造家中的房产,让他衣锦还乡回到故乡老家居住。

回归之后,他低调生活,不再追求荣耀,只享受日常生活,与邻里友好,不做任何可能给人留下坏印象的事。他知道,无论是如何,都会有人密报给他的所有行为,因此选择隐退享乐,用这种方式来避免引起皇上的怀疑。这一举措成功地赢得了他的完全信任,让他活到了七十岁才去世,是少有的几个能够善终的老臣之一,被追封为东瓯王,以谥号襄武,可谓极致哀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