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太监掌权的下跪之谜图

在探索明朝历史的旅途中,我们无法忽视那一代太监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帝后与太监》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明朝那些太监的故事。在那个时代,太监确立了自己的权威,甚至有些人为了获得他们的青睐,不惜认作自己的父亲。

有这样一首诗:“干儿义孙拜盈门,妙语流传最断魂。强欲为儿无那老,捋须自叹不如孙。”这句话讽刺得淋漓尽致。顾秉谦,他曾任礼部尚书,也想巴结魏忠贤,将他当作父亲。他带着儿子跪在魏忠贤面前,说:“我很想让您做我的父亲,可是我年纪已经老迈,现在就让您的孙子替我来吧。”魏忠贤高兴异常,当即赏赐银两,并且将他的孙子升官,让顾秉谦也进入内阁。这一次跪下,就能得到巨大的回报。

明英宗登基后,由于王振擅权,那些不愿意巴结他的官员都要遭受罚处。人们开始送礼行贿,但这些礼物不足以表达敬意,因此有人开始下跪。当时,有个叫刘睿的人,在路上遇见王振,便在众目睽睂之下跪倒给足了王振面子,从而被提升为户部左侍郎,再次升至户部尚书,这让人羡慕不已。

汪直是个头目级别的人物,被人们尊敬到宰相的地步,有人称呼他“宰相”、“大臣”,有的甚至直接扯腿或捣蒜,以此来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恭顺。而《余冬序录》记载了一则关于汪直的故事,其中提到了一个名叫尹躺的人,他想要巴结汪直,但害怕其他人抢先,所以请朋友王越帮忙牵线搭桥。当两人去见汪直时,尹躺并没有像王越那样低声下气,而是等待机会自己去拜访 汪直,最终成功获得其喜爱。

明代宦官们权势熨衣,他们连张居正这样的名士,在刘瑾面前也只敢自称晚生。而《觚不觚录》中写道,“国朝文武大臣见王振跪者十之五,见汪直跪者十之三,见刘瑾跪者十之八。”魏忠贤权力鼎盛时期,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想要成为他的干儿或者义孙,即使是内阁的大臣和地方上的督抚,也纷纷效仿。此类情况中的“干儿”有号称“五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的等等。但即便如此,对于张居正来说,他还是能够独树一帜,《明史.冯保传》说:“居正固有才,其所以得委住专国柄者,则冯保为之左右也。”

在那个时候,上层社会充满刻薄、变诈、高傲和阿附,这种风气导致谁也不敢孤立无援,只能认准主子的脸色。如果你不是大家庭中的亲戚,你就难以立足,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的心灵深处都渴望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人,无论这个人多么卑微,只要他能给予支持,就算是天底下的贵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