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明朝历史的过程中,无法忽视这一时期太监的显赫地位。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宫廷文化丛书中有一本《帝后与太监》,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明朝太监的形象。明朝是太监权力的巅峰之际,他们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压倒性的气势,一些人为了获得他们的青睐,不惜认定自己为阉人子弟。
一首诗讽刺了当时这种现象:“干儿义孙拜盈门,妙语流传最断魂。强欲为儿无那老,捋须自叹不如孙。”顾秉谦,以礼部尚书之职试图巴结魏忠贤,但因年纪已高,便带着儿子跪在魏忠贤面前,希望他能接受自己的长须并称自己为孙子。这一跪立即见效,顾秉谦被赏赐银钱,并且他的儿子得以升官入阁。
明英宗登基后,由于王振擅权,他周围的人必须要巴结才能幸免遭祸。人们开始通过送礼来表示敬意,但很快发现送礼还不足够,只好下跪示忠心。在大庭广众之下跪行成了对王振的一种恭顺表达,最终使刘睿得到了户部左侍郎、户部尚书等高级官职。
汪直作为特务头子,其身边的人都纷纷低头认他做父亲,如同捣蒜或烧葱般频繁。而《余冬序录》记载了一则故事:都御史王越因为得到汪直宠爱而独享其恩泽,对尹躺说:“你身为六卿,无需向汪直鞍前马後。”然而,当两人一起前往汪直家时,尹躺却让手下潜伏观察,只见王越先行跪倒致敬,而他则保持沉默,让手下的随从鱼贯而入,全体下跪,这样便赢得了汪直的心。
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张居正这样的大臣,在刘瑾面前也只能自称“晚生”。据《觚不觚录》记载,大臣们看到王振、汪直和刘瑾所表现出的恭顺行为占比分别达到五分之一、三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当魏忠贤掌控一切时,他成为了争相成为干儿义孙的人们追求目标;内阁首辅、六部九卿以及四方督抚几乎都将他们的小孩或年轻人的身份归属于魏阉,从而获得他的宠爱。在这个充满变数和诡计的社会里,没有人敢不认敌作父,以免失去立足之地。
标签: 宋国的历史简介 、 明朝的历史故事及典故 、 宋代历史事件 、 中国历朝历代各多少年? 、 古代朝代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