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的政府架构中,有一个言官体系。言官由御史与给事中两部分组成,御史供职于都察院,是朝廷的耳目,在都察院之外,还有一个与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相对应的建言、评价与监察系统,叫六科,给事中供职于六科。言官的官阶不高,但职责重要而神圣,其中首要职责是“规谏君主”,对皇帝与内阁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明嘉靖帝
语言鲜有善终
明代言官的数量很大,影响也很大,在规谏君主、权奸方面起到过重要作用,犯颜直谏、不惜陈尸庙堂的耿介之臣是层出不穷,然而受到的酷刑也是当代人很难想像的。皇帝处罚言官,重的是杀戮并陈尸街头,次等的是长期监禁,在诏狱中受尽折磨,最幸运的是贬官削职,老死家乡,很少有人得以善终。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天空出现彗星,被称为扫帚星,这时南京御史冯恩上疏说天空出现了扫帚星,是不祥之兆,是因为朝廷出现了三颗扫帚星。这三颗不祥之星就是内阁大学士张璁、高拱和右都御史汪宏,要想除去天上的扫帚星,就必须先除朝廷中的扫帚星。嘉靖帝看后勃然大怒,就下令将他逮捕关入诏狱,将沈束发配到广东雷州,他被关押了18年才遇赦回归乡里,一生未曾得见儿女成婚。
一疏带来十八年的牢狱
冯恩直言带来了八年的牢狱生活,而同朝还有位名叫沈束的人物,他因进谏遭监禁含冤十八年。在沈束之前,有位名叫海瑞的人,他因犯颜直谏,也遭到了严厉打击,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正义,不屈服于压力,最终成为了一代忠臣。
讲述沈束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中国的一种现象,那就是无论多么忠诚守信,只要触碰到某些敏感问题,都可能面临极大的威胁甚至生命安全。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那些敢于直指风骄雨霽的大臣们来说,其实命运充满了未知和危险。而对于那些想要通过进谨改变局势或表达个人观点的大臣们来说,他们往往是在冒着生命安全风险的情况下努力施展其所能,为国家谋求更好的发展方向。
然而,即便如此,这样的制度并没有完全遏制住这些敢于直说的声音。大部分情况下,无论是通过廷杖还是长期监禁,大量忠心耿耿却又勇气非凡的大臣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或者逃离,以保全自己的一条性命。而这其中就包括那位因为进谨而被关押18年的沈束,以及那个因为直接向皇帝提出批评而被迫流放至边远地区生活多年的海瑞。他們對於國家與人民深切關懷的心情,因為沒有得到適當尊重和回應,而化作痛苦與绝望。但即使如此,他们仍旧坚信自己的理念,并继续在他们认为正确的地方发声。这份执着精神,让他们留名青史,并且激励着后世人们追求真理,不畀任何力量压倒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
标签: 明朝最惨的 朱祁钰 、 中国历史朝代演变图 、 明朝那些事儿txt下载地址 、 北宋灭亡事件概括 、 元朝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