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7位皇帝的故事比如开花落叶,郑成功的结局却像一朵突然凋谢的花儿。39岁时,他为什么要在临终前杀害自己的妻儿,这个问题就像迷雾重重的一片深林,让人难以探索其中的真相。
康熙刚登基不久,鳌拜采纳郑氏降将黄梧提出的“平贼五策”,先迁移走了沿海的居民,毁掉了船只,然后在1661年11月24日杀掉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还把郑家的祖坟挖了个底儿朝天。
背叛者或许心有愧疚,可动起手来却往往比原本的敌人更加残忍。郑成功强忍着悲痛完成了收复的壮举,可忍耐不仅不会让痛苦消失,反而会在心灵的角落酝酿更浓郁。
在几百年前跨越海峡的征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脱离战争阴影后水土不服的问题凸显出来,士兵们人心惶惶思乡的情绪越来越浓。再加上南明政权败亡永历帝已经逃到缅甸,眼看着清军就能腾出手来集中力量打击郑军, Zheng 成功当时可谓是又痛苦又忧愁。
大概就在这个时候,大儿子从思明州传来消息说自己和侍妾陈氏生了个儿子。这事让 Zheng 成功非常高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用心灌溉温柔以待。但这份喜悦很快被嫂子的怒火所覆盖,因为嫂子唐氏早已对此事极为不满,她曾经因为这个问题与丈夫 Zheng 经关系恶化,即使他写下诗歌表达歉意,也无法缓解矛盾。
唐显忠为了孙女出气,更直接地指责 Zheng 经私通生子的事情,不敬也不责罚反而大加赏赐,这触发了一场家族内部的大风波。在封建社会中这种私情纠葛并不罕见,但对于 Zheng 成功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他气塞胸膛脸,在看到书信后立即派人去了思明州,并最终决定杀死弟弟及其母、自己的原配夫人和孩子。在他的命令下,一名堂兄被派去执行,但他没有按命令行事,而是劝说老将洪旭不要执行这项错误且无理的人性之刑。
由于内部分歧外部势力趁机挑拨,最终导致留守厦门将领联合起来拥立Zheng 经为平国公,对抗Zheng 成功。这段时间里Zheng 成功的心情激烈变化,最终因疾病而去世。他的结局,如同那朵凋谢后的花瓣,无声地诉说着历史中的悲剧与冲突。而康熙帝对此人的评价,却是一句简洁而深刻的话:海外孤忠。在时代的大潮中个人意志如此渺小,就连忠诚也难以实现其价值。
标签: 中国各个朝代的版图面积 、 明朝历史被丑化的原因有哪些 、 历史表 、 明朝那些事全文免费阅读 、 历届朝代统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