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1390),太原阳曲(今山西省太原)人,字希武。明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克建康(今南京市),他投奔居幕府,掌文书。常出使张士诚、方国珍,因办事干练,为朱元璋亲信。洪武元年(1368年)任中书参知政事,二年迁左丞。他任中书省执政时,罢去旧吏,更用亲信,专决省事,族侍御使刘炳,劾左丞汪广洋,广洋因免官。后终因结冤太多,被杀。
杨宪是检校组织成员,而且还是其中的员。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并不低,并且他很有能力。刘基认为杨宪是有丞相的才能的,只是他没有丞相的器量。
1367年,朱元璋打败大敌张士诚,将其地盘改称浙东行省,他派外甥李文忠担任行省右丞,并让杨宰辅佐。但不久之后,就因为李文忠不听他的话和任用儒士干预公事,这些行为都被报告给了朱元璋,最终导致这五个人被押解进京并处罚。
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李文忠手下官员动向并一一向朱元璋汇报,他可称得上是个合格的情报人员。这或许在朱元璋眼里,有丰富情报工作经验的杨宪,是可以成为他安插在中书省的一枚有用的好钉子。但是,他最终却让朱元璋失望了——他一进入中书省,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以前做检校工作时,对某人某事还都有凭有据,但可能是兄弟杨希圣被罢黜的事情对他的打击太大。他面对李善长表面上不得不恭恭敬敬,但私下里却一直想扳倒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多次向朱 元璋进言说:“李善长无大才,不堪为相。”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也暴露出了过于急躁和冒险的心态,最终导致自己的悲剧发生。
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当成了中书左丞后,由于忘乎所以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仇人李善长,最终犯错被诛杀。不幸的是,没有更多关于他的真实原因留传下来,只能从历史记载间隐约感受到那份曾经与伟业共存的人物命运如何跌落尘埃之中的寂静与沉默。而这一切,都仅仅因为一个人的错误选择和行动带来了如此深远的影响。
标签: 元朝的由来 、 宋代史料 、 中国历史 大全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完整 、 元朝历史大事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