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皇权社会,太监一直是宫廷中不可或缺而又需要谨慎对待的一群人。他们既不能离开,因为宫廷事务繁多;又需防备,因为太监往往能借此进入生活领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众所周知,宫中的活不仅仅是体力劳动,如砍柴挑水,还包括掌管典籍、文书等技术性工作,不识字便无法行事,而光识字却不理解其意义同样不足以应付。朝廷不得不适应形势,在皇宫里设立了专门的太监学校。
这所学校开设于宣德元年(1426年)的七月,由翰林学士担任教师,其中第一任教师为大学士陈山,他曾参与编修《永乐大典》,还曾当过皇太孙的专职教员。在一次骑马摔跪时,他受伤后,即使是明仁宗也亲自为他敷药。此外,这所学校还有四名翰林学士作为助教,他们都是高级文化工作者。
使用的教材包括《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些是初级课程,更高级的学生则学习《贞观政要》和《文献通考》的内容。这些建制旨在满足不同年纪和资历学生的需求。最受欢迎的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其流畅易懂,使得它成为所有学生心仪之选。
入学时,学生们必须先向圣像鞠躬,然后向老师行礼,并送上白蜡、手帕以及龙褂香作为见面礼。此外,每位新任教师到校前,都会收到一张请帖,并在任教当天,在承天门由40名代表迎接。在端门设宴,有些代表会恭敬地送上红纸帖子,上写“某某顿首拜”。这些代表实际上就是选出来的学长,而主持这一仪式的人,则是本监提督。
严嵩先生是在1517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日去任教。他回忆,当时全体学生都要向他行四个拜礼,而严嵩站在那里接受礼物,不用回礼。这场景无疑展现了一种尊师重道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那段历史上的教育风貌与规范。
通过这样的教育体系,对于如何提升文化素养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而对于那些如严嵩这样的人来说,无论其个人品质如何,其学问水平总能得到认可和利用,从而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不过,这样的制度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权力滥用,以及是否真的能培养出真正有才华并且廉洁守信的人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