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灯新话》: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遭禁毁的小说,如何在国外获得追捧?
北宋灭亡的自然之谜:在国外如何获得追捧
李时勉主张“格致诚正”,小说是不能读的。李校长给皇帝上书谈了很多内容,皇帝觉得不耐烦,就让礼部尚书胡滢开了一个小型研讨会,会上的人觉得李校长说得有道理,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遭禁毁的小说就产生了。
对于这件事,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近有俗儒,假托怪异之事,饰以无根之言,如《剪灯新话》之类,不惟市井轻薄之徒争相诵习,即经生儒士多舍正学不讲,以资谈论。若不严禁,将恐邪说异端日新月盛惑乱人心实非细故。乞敕礼部行文内外衙门及提调学校佥事御史并按察司官巡历去处凡遇此等书籍即令禁毁,有印卖及藏习者问罪如律庶俾人知正道,不为邪妄所惑。
这部小说真的是“邪说异端”吗?那么,《剪灯新话》真的就如李祭酒所说的,是“俗儒”所作的“邪说异端”?李时勉究竟对小说中的哪些内容产生反感呢?
题材上:“假托怪异之事”
李时勉眼光是独到的,一眼便看出《剪灯新话》与四书五经的不同。小说的本质是虚构,当然要“假托怪异之事”。《剪灯新话》穿越时空,让古人与今人对话,这正是它特有的叙事方式。
手法上:“饰以无根之言”
李时勉也很准确地抓住了《剪灯新话》善于修饰的问题。这其实是当时评论者的一致结论。兵部尚书赵羾以及礼部侍郎唐岳均认为《剪灯新话》“虽涉怪奇而善形容”,胡子昂说:“阅先生所述多近代事实,模写情意,酝酿文辞。”
因此,《剪灯新話》的被禁止,也许并不是因为它是一本简单的小說,而是在於其特殊的手法和題材,它挑戰了一個時代對於文學形式和內容認識。在這個背景下,可以理解為何一位像李時憲這樣堅持傳統學問的人會認為這種書籍是不應該存在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意味著整體文化或社會對於小說產生了廣泛負面反應,只是在某些階層中有一部分人士表達出了強烈批判態度。
标签: 明朝那些事儿 电视剧 、 明朝那些事内容简介 、 中国历史朝代歌完整版 、 元朝的著名的历史故事50字 、 明朝四大案件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