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皇权社会,太监一直是个离不开但又要防备着的特殊群体。离不开是因为宫里头的活须有人干;防备着是因为太监往往可以借着操作日常事务而进入生活领域,带来负面影响。众所周知,宫里头的活不只是砍柴挑水之类的体力活,更重要的是诸如掌管典籍、文书之类的技术活,不识字不行,更不能光识字而不明白意思。不仅如此,在皇权治国中,对于文书管理和文化政策也越发重视。
朝廷不得不适应形势,在皇宫里设立了专门为太监提供文化教育的地方,这就是后来的“内书堂”。据记载,此校始设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即1426年七月,由翰林学士担任教师,其中第一任教师即陈山,他曾参与编修《永乐大典》,还曾当过皇太孙的专职教员,有一次因骑马摔跤受伤,明仁宗亲自为他敷药。
学校设置初期学生年龄约为10岁上下,大约有二三百人左右,但随后扩招至数百人。此外,该校师资力量强大,全由翰林学士担任教授,他们包括四名助教。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不仅需要传统经典,还包括一些通俗易懂的小说,如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深受欢迎。
入学时要求学生必须对老师表示尊敬,鞠躬行礼,并送上礼物,如白蜡、手帕和龙褂香。对于老师们,本校也有特别待遇,每位新聘用者都会受到隆重接待,从承天门到端门,一路都是恭候与庆祝活动。严嵩,也就是后来的奸臣严嵩,就是在1517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日成为该校的一名教师,他回忆说,当时全体学生都要向他行四个拜礼,而他则站在那里接受这些拜礼,没有回礼。
通过这样的教育体系,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在尊敬与纪律方面,都非常注重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这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如何通过特殊的手段来提高官僚阶层的人才素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政治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对古代知识分子的复杂态度和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