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说中先秦时代按照图腾命名的龙官、鸟官;到秦汉时期强调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现,一时间丞相位高权重,连皇帝都得去丞相府议政;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立,让“部”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六个部究竟掌管了国家的哪些方面,和我们今天常说的“外交部”“国防部”是一个概念吗?再到宋朝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建立,看似掌管着文武二柄,实则已经被皇帝牢牢把控着;明朝洪武十三年后,更是连丞相都不再设,由出身秘书的内阁成员充当皇帝心腹;清朝时的南书房军机处看似重要,其实都是大臣在兼职。学历史系老师武黎嵩说,中国古代的一切变化,从汉萌芽开始,到清末新政前,基本保持稳定不变,不论是名称还是职能,都保证了政策延续性。在这样的静止农耕社会里,统治者一直维持着一个小规模政府,在机构设置上尽量不折腾。中国古代政府机构究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跟随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最早的人民代表叫龙官、鸟官商朝时保姆是中国最早职官据说要上溯至三皇五帝时,当时以部落图腾为标志作为官名,所以都叫龙官、鸟官……后来又把金木水火土和春夏秋冬结合起来封以官方尧舜时便有天 官地 官春 官夏 官秋 官冬。《礼记》称夏后氏百有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夫八十一元士,可见夏已有相当规模政府系统。商朝更强化分为掌国政卿事寮与掌神职太史寮两大系统。“寮即燎”,需烧柴照明故名,“僚即群”,所以也可理解为职系统。
汉朝丞相位高权重 皇帝都要去议政 秦始皇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但没法包揽一切,便创建了一套班子设丞相文首领太尉武首领御史大夫监察会计宫廷服务管理家务。此外还设立宫廷服务系统管理家务。承袭秦制建立三公九卿体制沿袭秦制行政制度组织机构,以蓝本建司徒司马司空东汉光武进一步利用尚书台削夺相权尚书台成为决策中心仍然由尚书决定诸曹机构并可安插心腹在其位置。
负责拆信封尚书成心腹瓦解势力 到汉武帝起用尚书记载文章刻简牍用绳系泥封印章主发书国家双轨制外一班行政内一班机要尤其是光武更加强集权成立尚书记号削夺巫术失意之余欲借此机会整顿吏治提升自身威望增强中央集権。
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太尉为大司马 丞相为司徒 三公制形成为了防独揽各自置若云端。但尽管如此总感觉军事力量不可或缺于手握兵符才能发兵无兵符则不能发兵故虽称最高军事长宰臣但实际上无实效。同时还有其他如太仆寺少府寺等重要部门,如太仆寺除了车马也涉及全国马政显得格外重要。而且这些部门虽然多,但并不总是一成不变,有时候根据需要临时设置新的部门或调整现有的工作内容。
共3页:123下一页